•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张元明:以“两弹一星”精神守护西部生态安全 | 所长书记谈“两弹一星”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0 12:21:45   浏览次数:3  发布人:811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我满怀期待地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这次参观不仅回望了峥嵘岁月,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广大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奋斗历程和爱国情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科技高峰,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作为中国科学院部署在新疆的一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立60多年来,始终

    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我满怀期待地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这次参观不仅回望了峥嵘岁月,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广大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奋斗历程和爱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科技高峰,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作为中国科学院部署在新疆的一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立60多年来,始终将“两弹一星”精神化作科研攻坚的不竭动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疆生地所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韧品格,“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团队智慧,在守护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勇挑重担,不断践行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使命。


    ▲2023年2月,科研人员在G218巩乃斯河谷雪崩站执行第三次新疆科考任务——伊犁河流域雪崩灾害调查。

    回溯往昔,“两弹一星”元勋们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以顽强意志开辟科技自强之路,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份“国之大者”的担当,与新疆生地所“扎根边疆、服务国家”的坚守不谋而合。

    新疆生地所建所之初,基础设施薄弱、仪器设备缺乏、物资保障不足,以彭加木、夏训诚、刘铭庭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迈出了新疆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第一步。

    彭加木响应党中央“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放弃出国留学,选择支援边疆,先后15次入疆调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足迹遍布天山南北,把毕生的精力、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为我国边疆科考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真正践行了“为新疆添草加木”的初心。夏训诚30余次深入罗布泊实地考察,揭示了罗布泊气候特征、气候规律及“大耳朵”成因之谜,打破了若干年来中国的罗布泊由外国人来研究的局面,不仅为创立中国的“罗布泊学”作出重大贡献,也使中国的罗布泊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刘铭庭专注柽柳研究,退休后仍然心系南疆地区,带领群众育苗造林、防沙治沙、种植大芸,在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科普宣传、科技扶贫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这些扎根边疆、科技报国的老一辈科学家,如同研制“两弹一星”的科技工作者守护国家安全一般,用科研硕果为新疆的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4年10月,彭加木突击队队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执行科考任务。新疆生地所供图

    “两弹一星”精神始终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心中不灭的火种。新疆生地所一代代科研人员同样深受激励,始终锐意创新、迎难而上,接力在边疆热土上书写科技赋能发展的时代答卷。为守护世界最长、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我们跋涉茫茫沙海,历经无数次实验,结合生态防护与工程固沙技术,建成436公里“绿色长城”;在棉花高产研究中,我们驻守在田间地头,建立不同类型示范区,以技术集成的方式,探索新疆棉花可持续优质高产途径,实现棉花种植技术重大突破;在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研究中,我们通过系统监测与科学调度,优化生态输水方案,使塔河下游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干涸的胡杨林重新焕发生机。

    近年来,新疆生地所面对干旱区生态与环境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将集体智慧与无畏勇气化作探索未知的强劲动力,继续组织开展持续深入的科学试验、考察和研究,通过协同攻坚,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中,我们延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打破学科边界,生态学、地质学等多领域专家拧成一股绳,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成立科技攻关突击队,把党旗插在科考路上,党员带头冲锋,在帕米尔高原极寒缺氧环境中架设监测设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顶着风沙采集砂样。

    当前,正值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紧要关头,也是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广大科研人员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大有可为。新疆生地所将聚焦抢占干旱区生态与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制高点,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根本,主动对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需求,打造新时代科技发展的边疆样本;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内核,攻克盐碱地改良、极脆弱生态恢复等科技难题,努力打造引领干旱区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高地;以“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路径,加强科研平台、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合作影响力,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作者张元明,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赵宇彤整理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5-07-10 第1版 要闻)

    责任编辑:宋同舟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811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