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不做犯罪“工具人”!这些典型案例带你认识掩隐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5 21:04:03   浏览次数:10  发布人:c976****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洗钱类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金融安全,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实践中案件数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2020年至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3.02万件,人民法院审结一审案件22.09万件。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遴选发布6个相关典型案

    洗钱类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金融安全,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实践中案件数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

    2020年至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3.02万件,人民法院审结一审案件22.09万件。

    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遴选发布6个相关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公众提升反洗钱意识,自觉远离和抵制包括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内的各种洗钱类犯罪。

    案例1

    准确识别以虚拟货币等手段实施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安某某等三人明知系他人犯罪所得,利用虚拟货币等手段帮助犯罪资金转移,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案例2

    依法严惩利用大额黄金交易实施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詹某某明知他人利用大额黄金交易方式转移犯罪所得,仍配合交易,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案例3

    依法严惩假借废品回收从业便利

    长期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陈某某明知李某所售的铺路钢板来源不明,结合社会常识、工作阅历等,足以判断铺路钢板系犯罪所得,其代为销售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案例4

    上游犯罪尚未依法裁判

    不影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处理

    在某案件中,存在上游犯罪非法采砂的地点不清、非法采砂的行为人未到案的问题,经法院审查,认定涉案海砂系他人非法采矿所得,上游犯罪事实成立。朱某、刘某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而结伙予以转移、运输,其行为均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案例5

    严格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明知”

    并准确界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帮信罪

    在某案件中,法院在综合考察行为人主观明知的内容、提供帮助的类型和方式后,撤销一审判决对满某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罪量刑,认定满某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案例6

    全面、准确评判行为人在犯罪链条中的地位作用

    在某案件中,法院综合案情及被告人认罪认罚和退缴违法获利的表现,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黄某某、林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掩迹虽一时,隐罪终有罚

    警惕掩隐罪,筑牢法治线

    联合出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王俊

    文案:程迪

    设计:刘妍妍

    编辑:李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c97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