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塘家村:茶香浓 产业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0 11:02:32   浏览次数:3  发布人:4f7a****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当第一缕晨曦穿透舜皇山的云雾,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塘家村大龙江工区的万亩茶山便苏醒了。翠绿茶垄如大地的翡翠指纹,与漫山湘竹缠绵交织,晨雾在枝叶间流转,似仙女遗落的轻纱,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茶竹共生”水墨长卷。 近年来,竹间茶产业在塘家村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共同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 竹海掩映下的塘家村茶山秘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当第一缕晨曦穿透舜皇山的云雾,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塘家村大龙江工区的万亩茶山便苏醒了。翠绿茶垄如大地的翡翠指纹,与漫山湘竹缠绵交织,晨雾在枝叶间流转,似仙女遗落的轻纱,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茶竹共生”水墨长卷。

    近年来,竹间茶产业在塘家村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共同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竹海掩映下的塘家村茶山秘境美如童话世界。

    01

    千年茶香里的资源密码

    春茶季,塘家村大龙江工区茶山上的茶园,宛如热闹的“指尖舞蹈剧场”。村民唐友英穿梭在茶树间,在她灵巧的双手下,嫩绿的茶芽纷纷落入竹篓。

    “现在是采茶的好时节,每天采七八斤鲜叶,拿到工作坊能换回400多块钱呢。闲暇时还可以和非遗工作坊的传承人们学摊晒、制茶,又能多学一项赚钱的本事。”唐友英笑着直起腰,鬓角的碎发被晨露沾湿,“这哪里是叶子,分明是大山给咱的‘金子’!”

    深藏在舜皇山腹地的塘家村大龙江工区茶山,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茶园秘境。海拔800多米的山巅,年均200多天云雾缭绕,昼夜温差10摄氏度以上,土壤中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天时地利”,形成竹间生茶、茶拥竹翠的独特生态景观,也造就了湖南老字号“舜德红”竹间茶。

    “竹间茶是野生茶,不施肥,不打药,原生态、纯天然、零污染,其手工传统制茶技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据塘家村党支部书记周钢介绍,“红军长征翻过老山界时,就是靠着竹间茶消炎御寒、醒脑驱疲的。”目前,塘家村大龙江工区茶山上,有2.54万余亩野生竹间茶依山就势与湘竹共生共长。

    曾受困于交通、市场等因素,塘家村的茶农们守着好茶过苦日子,为打破交通、销售、市场、信息等制约因素,东安县将茶叶产业确定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由县委组织部“说媒牵线”,创新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合发展模式。

    以湖南素茗实业有限公司与塘家村之间的“联姻”为例,当地在村企合作期间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民”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公司从技术、设施上为当地茶产业种植提供帮助,还依托其销售渠道,助力竹间茶走出深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塘家村大龙江工区茶山非遗工作坊,茶农茶企正抢抓晴好天气晒茶。

    “村企合作期间,我们立足企业优势和乡村资源,建立野生茶、香米基地,同时依托舜皇山优良的生态资源禀赋,探索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业的发展格局。”周钢说。

    如今,塘家村年产成品茶3200多斤,村级集体经济累计达25余万元,182户村民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

    02

    茶旅交融奏响振兴乐章

    春茶飘香时节,塘家村化身为茶香四溢的欢乐磁场,八方游客循着茶香纷至沓来。清晨的茶园里,总能看到游客举着手机或相机,追逐着晨雾与茶垄交织的光影。

    来自北京的茶友唐庚荣倚着古茶树,深吸一口气感叹道:“这里的茶香混着竹韵,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真想把整座茶山打包带回家!”茶友的感慨,是对东安县依托万亩茶园打造集茶叶采摘、加工体验、茶艺品鉴、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茶山非遗工作坊的最好认可。

    走进茶山非遗工作坊,坪场内摆满了盛茶用的竹编、簸箕等工具,一场场生动的“茶韵课堂”每日上演。游客系上印有“舜德红”字样的围裙,围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身旁,学习炒茶的“绝活”。

    “下锅要快,翻得要勤,动作要轻。”老师傅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新鲜采摘的茶叶在铁锅中发出“沙沙”声响,随着锅铲翻动,嫩绿的鲜叶渐渐蜷缩,茶香也愈发浓郁。

    来自广东的茶友陈女士学得格外认真,她兴奋地说:“以前只知道喝茶,没想到制茶过程这么讲究,亲手炒出的茶,感觉连味道都不一样了。”

    茶艺台前,身着传统服饰的茶艺师邹莹莹正优雅地冲泡竹间茶,青瓷茶盏里,金黄透亮的茶汤流转,氤氲的热气裹挟着茶香扑面而来。一旁的茶廉文化讲座中,讲师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着茶文化与廉洁精神的渊源,游客听得入神,不时点头称赞。

    在这里,茶友们不仅可以喝到滋味淳厚、绿色健康的手工竹间茶,还可以沉浸式感受采茶、制茶、品茶、鉴茶等茶艺乐趣,参与“围炉煮茶”互动活动,聆听茶文化知识讲座。

    行走在塘家村,无论是到茶山天然“氧吧”漫步,还是沿青石古道探访千年古茶树,抑或是入住当地桃花源民宿体验独特的“茶香宴”,随处可见的景物都时刻提醒着人们当地以茶为媒的发展思路。

    2023年,塘家村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全国产业帮扶优秀案例”、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舜德红”“怀素茗”“竹间茶”等系列产品知名度日益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以茶为媒,以茶兴业,发展茶旅经济,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茶山非遗工作坊负责人唐立业表示。

    为进一步提升茶旅品牌影响力,东安县还举办了茶山摄影、古法制茶研学等特色活动,打造茶文化主题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塘家村依托茶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打造集“采茶、制茶、品茶、研学、康养”于一体的茶旅综合体。2022年,茶山非遗工作坊被列为东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截至2024年底,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今年以来,塘家村已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万元。

    03

    党建红引航共富之路

    在塘家村议事亭里,一场关于乡村发展的讨论正在热烈展开。周钢手中的茶旅综合体二期规划图一亮相,“竹间茶主题乐园”“沉浸式茶文化体验馆” 等亮眼设计便吸引了20多名村民的目光。规划中,玻璃栈道如游龙缠绕茶山,“茶竹共生”的生态盛景跃然纸上,勾勒出塘家村从“单一茶产业”向“茶旅融合”升级的新图景。

    村里的茶山非遗工作坊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如何推动茶叶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在党建的引领下,塘家村深入推进片组邻“三长制”,划分党员责任区,构建起“党员干部包片联户”的治理体系。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化身茶产业“服务员”,从茶叶种植技术指导到加工设备升级,从市场销售渠道拓展到品牌建设谋划,全链条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村党支部定期召开“茶产业发展座谈会”,组织党员、村民代表、茶企负责人围绕品种改良、技术提升、品牌打造、配套设施规划等议题展开讨论。让产业发展路径在集思广益中愈发清晰。

    “年轻人脑子活,电子设备用得比我们顺手,轻轻松松就能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茶叶做成视频发到网上。”周钢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新想法、新技术回到塘家村从事茶产业,让传统茶乡焕发出年轻活力。

    为了更好地为这些“归雁”保驾护航,塘家村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茶农代表赴浙江安吉、福建武夷山等地“取经”,实地学习生态茶园管理、茶旅融合运营等先进模式,让“他山之石”化作发展动能。同时,累计邀请20余批次茶叶专家驻点开展全流程培训,从茶树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到标准化采摘、精制茶工艺,累计培训茶农800余人次,培育出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农队伍,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从“支部引领”到“群众参与”,从“技术赋能”到“业态创新”,塘家村的实践印证着“党建红”与“产业绿”的深度融合。随着茶旅综合体项目的稳步推进,这个深山茶村正握着“茶”与“竹”的画笔,在乡村振兴的长卷上,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农业农村局)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3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4f7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