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感动!黄旭华院士,“上交”了最后一笔党费!他的故事,值得讲给所有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9 10:58:03   浏览次数:1  发布人:ec60****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7月15日下午一笔承载着无限忠诚与深情的特殊党费由中船集团七一九所党群部门同志郑重转交至该所财务资产部这笔共计人民币2356元的党费是已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生前亲手准备的据介绍黄旭华院士于2025年2月6日在武汉与世长辞后家属秉承院士遗愿将这笔饱含他最后心意的党费上交给党组织以完成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最终责任与坚守财务资产部的同志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接收了这笔意义非凡的党费并严格按照财务规定


    7月15日下午

    一笔承载着无限忠诚与深情的

    特殊党费

    由中船集团七一九所

    党群部门同志

    郑重转交至该所财务资产部

    这笔共计人民币2356元的党费

    是已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黄旭华院士

    生前亲手准备的

    据介绍

    黄旭华院士于2025年2月6日

    在武汉与世长辞后

    家属秉承院士遗愿

    将这笔饱含他最后心意的党费

    上交给党组织

    以完成一名老共产党员的

    最终责任与坚守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财务资产部的同志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

    接收了这笔意义非凡的党费

    并严格按照财务规定

    为这笔特殊党费开具了正式收据

    在场的同志们听闻此事

    纷纷停下手头工作、起身肃立

    共同见证这朴素而庄严的时刻

    这不仅是一笔款项

    更是黄旭华院士对党无限忠诚

    一生奉献的生动体现

    黄旭华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期间

    加入学校进步社团“山茶社”

    在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

    1949年4月

    黄旭华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1950年4月

    黄旭华入党转正

    汇报思想时

    他用这样的一段话表明心志

    “如果革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

    我可以一次流光自己的血

    如果革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

    把血流光

    我就一滴一滴地流光”


    隐“功”埋名三十载

    终生报国不言悔




    “从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

    我就知道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

    黄旭华曾说

    1926年

    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

    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

    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

    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

    “想轰炸就轰炸

    因为我们国家太弱了!

    我要学航空、学造船

    我要科学救国!”

    高中毕业后

    黄旭华同时收到航空系

    和造船系录取通知

    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青年时期的黄旭华

    新中国成立初期

    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

    不断施加核威慑

    20世纪50年代后期

    中央决定组织力量

    自主研制核潜艇

    黄旭华成为

    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

    支部书记同他谈话时说了三点

    一是

    “你被选中

    说明党和国家信任你”

    二是

    “这项工作保密性强

    这个工作领域进去了就出不来

    犯了错误也出不来

    出来了就泄密了”

    三是

    “一辈子出不了名

    当无名英雄”

    领导对他说

    你能接受这种工作吗?

    黄旭华毫不犹豫回答

    “能适应,而且是自然适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此后30年时间

    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父亲直到去世

    也未能再见他一面

    1986年底

    核潜艇工程解密后

    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广东老家

    见到93岁的母亲

    他眼含泪花说

    “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

    我说对国家的忠

    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茫茫海疆有了

    中国的“钢铁蛟龙”




    上世纪60年代

    核潜艇研制之难

    难在这项工作几乎是从零起步

    黄旭华面对的不仅是技术难题

    更是从何下手

    从哪打开工作局面的方法问题

    “当时,我们只搞过

    几年苏式仿制潜艇

    核潜艇和潜艇有着根本区别

    核潜艇什么模样

    大家都没见过

    对内部结构更是一无所知”

    黄旭华回忆说

    用最“土”的办法

    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

    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

    克难攻坚的法宝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工作中的黄旭华(左一)

    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

    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

    白天黑夜加班加点

    没有计算机

    就用算盘和计算尺

    日日夜夜、月月年年

    算出了首艘核潜艇几万个数据

    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

    边角余料都要一一过秤

    几年的建造过程

    天天如此

    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

    设计值几乎吻合……

    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

    黄旭华带领团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

    突破了核潜艇最关键

    最重大的七项技术

    让茫茫海疆有了中国的“钢铁蛟龙”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黄旭华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一起

    2020年,获得“共和国勋章”

    他谦虚地说

    “誓干惊天动地事

    甘做隐姓埋名人

    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

    此生无怨无悔”

    2021年

    他捐出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

    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

    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

    在湖北武汉逝世

    享年99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誓言无声

    他的人生

    正如深海中的潜艇

    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致敬黄老!

    本文来源 | 共青团中央综合湖北日报、新华社、央视军事

    本文转自 |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ec60****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