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公共健身器材岂能“健身不成反伤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2 08:12:3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3aa0****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评论近日有媒体报道,多地出现公共健身器材损坏情况,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调查发现,一些不合格的公共健身器材流入市场,有公共健身器材因质量问题、安装问题,屡屡发生伤人事件。这一现象有违公共健身器材方便居民健身的初衷,暴露出相关监管、维护存在系统性缺陷。公共健身器材何以“健身不成反伤身”?首先是质量问题。有的厂家为降低成本,压缩器材的管材壁厚度,并在除锈和喷涂的工艺上偷工减料,导致钢材的抗锈蚀能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近日有媒体报道,多地出现公共健身器材损坏情况,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调查发现,一些不合格的公共健身器材流入市场,有公共健身器材因质量问题、安装问题,屡屡发生伤人事件。这一现象有违公共健身器材方便居民健身的初衷,暴露出相关监管、维护存在系统性缺陷。

    公共健身器材何以“健身不成反伤身”?首先是质量问题。有的厂家为降低成本,压缩器材的管材壁厚度,并在除锈和喷涂的工艺上偷工减料,导致钢材的抗锈蚀能力和承重强度大幅下降,极易断裂。其次是安装问题。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于秋千、上肢牵引器、单双杠等非框架式底座器材,严禁使用膨胀螺栓进行地面固定。然而,一些地方为图省事,把安装方式由“地埋”改成“地上”,用十几厘米长的膨胀螺丝固定一两米高的健身器材立柱,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最后,管护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地方“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健身器材“超期服役”“缺胳膊少腿”甚至成“弃材”的现象并不鲜见。

    公共健身器材承载着居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其配备、维护和使用考验着城乡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先要把好采购质量关,对采购、招投标以及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不当牟利情况予以彻查整治。健身器材“有得用”,更要“用得好”,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管护制度。街道、社区应安排专人加强巡查,及时排查上报问题器材,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更换、维修或者报废拆除,同时开通器材报修、投诉电话,接受居民监督。社区、公园可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居民规范使用并保护好各类器材。

    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出台的《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对器材采购、安装、监管、维修与拆除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各地应让这些规定得到刚性执行,让家门口的健身安全更有保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何勇海(媒体人)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3aa0****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