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为当事人谢某向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法官赵泽龙(右一)送锦旗。
“我终于办完了退休手续,你们费心了!”2025年4月的一天,当事人谢某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向法官赵泽龙送来一面锦旗。一起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行政争议案件,在多方努力下画上了圆满句号。
谢某是一位沥青工,因为是特殊工种,年满55岁时,谢某便满心欢喜地向单位提交了提前退休申请,开始憧憬起自己的退休生活。然而,相关职能部门的一纸通知如一盆冷水将他的期待浇灭,工作人员告知谢某,其个人原始档案材料存在二十余处涂改痕迹,要求他补充其他原始材料以佐证其沥青工的工作经历。谢某不服对其作出的不准许提前退休决定,愤而诉至法院。
谢某认为,自己从未自行保管过个人原始档案,该档案材料由用人单位制作。他从用人单位处取得档案当日,便转存到属地街道办事处。而业务办理部门则表示,虽然谢某提交原始档案时,档案袋密封完好,但档案材料中有二十余处涂改痕迹,且认定谢某具有特殊工种身份的招工审批表涂改尤为严重,档案材料真实性存疑。
一时间谜团笼罩。谢某的个人原始档案到底被谁涂改?他是否已经达到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年龄?
为查明案件事实,承办法官赵泽龙果断决定追加谢某原用人单位(已吊销未注销,已停止经营)的上级单位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接下来的日子,赵泽龙的办公室成了“调度中心”。一次次电话,一次次碰头,他像一个执着的拼图者,敦促各方找寻散落的旧纸片。他多次与各方当事人沟通,建议共同努力查找谢某的招工审批材料、工作经历等原始材料。
在听取法院建议后,业务办理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向用人单位所在街道办事处、人社局、档案馆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档案馆找到《集体所有制单位招收退休工人子女固定工人介绍信》《推荐招收固定工通知单》等关键原始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材料清晰地反映出,谢某被原用人单位招用时确系沥青工。业务办理部门重新全面审查了谢某申请提前退休的材料,并就谢某是否符合提前退休条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充分研究论证。最终,同意谢某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谢某得知此消息后,主动申请撤诉,这起让他揪心不已的诉讼终于圆满解决。
为实质化解此类行政争议,赵泽龙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其在办理企业特殊工种职工申请提前退休工作中,若遇当事人的人事档案有涂改痕迹,不宜直接否认其真实性,而应在审查当事人提交的原始档案材料的同时,向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全面审查职工的实际工种、工作年限、工作经历等,确保行政审批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并应当加强对当事人的释法明理工作。
送走背影渐渐融入街市人潮的谢某,赵泽龙望向窗外。城市的街道绵延,那底下或许就铺着谢某搅拌过的滚烫沥青。此刻在赵泽龙心头沉淀的,远不止一纸判文。他想,这小小一方法庭所守护的,除了法律的棱角,不正是这千万劳动者对岁月安澜的一份踏实期盼吗?做实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让期盼不成“空响”,正是他手里这柄法槌该有的重量与温度。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吴慧|摄影:李璇璇
责任编辑:屠少萌 |联系电话:(010)67550734|电子信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王誉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