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故道新韵
诗与远方
南水发现之
夏津篇④
编 / 者 / 按
为深入挖掘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闻宣传中心开展“南水发现”专题宣传,讲述工程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大力宣传县域特色经济,推广南水北调水文化旅游产业。
南|水|发|现
活动第二站
让我们走进夏津县
夏津篇(四)
黄河故道上崛起桑产业
夏津,因春秋时期“齐晋会盟之要津”而得名。
5月22日,一场大雨让我们错过了一睹古桑树风采的机会: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世界上树龄最高、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桑树逾1500岁。
2018年,这片古桑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此为契机,夏津大力发展桑产业,从一片桑叶一枚桑果到一株桑黄,构建起以桑树为核心的“全要素利用”体系,开发出椹果酒、桑黄中药、桑叶茶、桑籽油等五大类200余种商品,桑产业综合开发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夏津桑黄”以品牌价值18.34亿元位列国内桑黄类榜首,桑产业成为夏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古桑伫立
树皮刻满时光
夏津桑黄
春日古桑树林
新绿满枝桠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七一河·六五河夏津段两岸地水下位逐步抬升,过去的苦咸水水质得到改善,为发展经济作物提供了条件。随着夏津桑产业崛起,两岸农民在河流两岸广种桑树。如今,桑树成荫,椹果满园,成为夏津农户的摇钱树。
这片古桑林何以历经1500年风雨而保存下来的呢?夏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美平说,自公元前602年始,黄河干流流经夏津600余年,改道后留下30万亩沙丘地,“沙漠荒凉,不宜禾稼,人烟凋敝”,称作“黄河故道”,夏津因水而困、因沙而贫。
早在2000多年前,夏津人就开始植桑养蚕,这些古桑树不仅见证了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还承载了丰富的农桑文化。桑树耐贫瘠、根系发达,主根系深有1至2米,而侧根最长超过9米,水平根和垂直根综合配置,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吸水固土网络。千百年里,夏津人民广植桑树,改善生态环境。迄于清中叶,夏津桑林林木郁郁,历史记载“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8万亩,现遗存的6000多亩古桑树群百年以上古树有2万多株。
桑树全身都是宝。《滇南本草》这样描述椹果,“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除了香甜可口的椹果,椹叶可养蚕制茶,桑枝、桑皮可入药,寄生在桑树树干上的菌类桑黄,有着抗衰老、活血止血、改善睡眠等功效。1993年,国家卫生部把桑椹、桑叶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之一,为“药食同源”之品种。
蒙蒙细雨中,我们来到桑产业发展带头人——夏津县苏留庄镇前屯村村民刘传峰家中,这位土生土长的致富带头人曾一直为如何延长椹果的保鲜期而困扰。
受葡萄干制作的启发,他在家中购置了一台简单的烘干设备,开始尝试制作椹果干。相比传统的阳光晾晒,烘干的椹果保持了其特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竟然卖到了30元一斤。尝到甜头后,刘传峰加大从村民手中收购椹果的力度,多次更新设备,接连加工出椹果干、椹叶茶、椹叶面条、椹果汁、椹果醋、椹果蜜膏等多种产品。
2013年,刘传峰成立了夏津县传峰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12年来,传峰合作社由最初的5户成员,发展到如今的100余户,合作社里的农户平均每年增收五六千块钱。在满院的清香中,品一杯新鲜的桑叶茶,一时神清气爽。
每年五六月份,新鲜的椹果长满枝头,采摘后打成果浆,结合传统与现代酿酒工艺酿造出椹果酒。在夏津县古桑产业研究院,椹果红酒、白酒、白兰地等琳琅满目的椹果酒吸引着每一位游客。
桑黄有“森林黄金”之称。野生桑黄一年只能收获一茬,夏津古桑产业研究院依托人工驯化栽培桑黄技术,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仿生态智能大棚,每年能收获四到五茬桑黄,开发出桑黄粉、桑黄口服液、桑黄茶、桑黄酒等10余款产品。今天,夏津已拥有桑类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传统加工作坊40余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作模式,村民们增收效果显著。
为了保存种质资源和繁育桑树,夏津县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 ,对古树进行树体支撑加固、有机肥复壮、枝条整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控措施,维护生物多样性。依托古桑树群,建立了黄河故道森林公园 ,推动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随着桑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崛起,夏津这片曾经的荒漠地带焕发新生,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策划 | 许安强 王雨辰
撰稿 | 许安强
封面 | 陈思璐
责编 | 安亦扬
校核 | 刘乃琦
审核 | 李东海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